在城市生活中,汽车尾气、建筑尘土、工业排放等,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造成空气污染,有些人认为这些污染会形成灰尘漂浮带,聚居在一定高度,这就是颇有争议的“污染层”之说。
城市中扬灰是肯定有的,但扬灰层的高度是根据气压、气候、气流而定,并没有滞留离地面30米左右(即9至11楼)的定律,其具体高度受诸多方面因素影响,在不同地区、不同城市、不同市区甚至不同小区都有差异,这跟灰尘密度、周围建筑高度、气流湍流特性以及物业容积率都有关系。
漂浮带的说法目前也没确定性,但根据大气物理常识,在重力作用下,灰尘不可能停顿于空气之中,而在30米高度,空气的循环应该是比较通畅的,所以说污染集结在某一高度是没有根据的。
如9到11楼是污染层说法成立,那1到8楼在遭灰尘飞扬后,是否还得受灰尘下降的再次污染呢?冷空气下降是否也将灰尘带下,而热空气是否就能将灰尘上扬?灰尘是向上还是向下或是水平的消散或稀释,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考证。
以上乃一家之词,也有些想当然的意思,主要还是没有找到,灰尘是否会集结而形成漂浮带并喜欢在某个高度徘徊,这个因素产生的元素。希望有权威能给出个具体的参数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狂风暴雨下不会存在灰尘漂浮带,在气流变幻下也不会形成漂流带,而在远离工业区、也不在马路附近、并且绿化到位、容积率较理想的社区,我看就没必要去过分的考究灰尘漂浮带的问题,反而室内空气卫生可能更是值得关注问题。 |